文化

为什么龙要戏珠

我们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。龙,是中国文化之中最神圣最吉祥的象征,几千年以来一刻也未曾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。 说起来有趣,世界上本来没有龙。可是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,龙的形象却到处皆是。龙的形象最早来源于蛇,于是经过多少代不断的变化,它成了角像鹿、头像驼、眼像鬼、顶像蛇、腹像蜃、鳞像鱼、爪像鹰、掌像虎、耳像牛的神奇灵物。而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“焦耳”是能量或功的单位

焦耳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。1818年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。他的父亲经营啤酒事业,后来因为焦耳继承了他的事业,他于是很早就从事于物理学的研究。他一生的精力多用于热的机械当量的测定(1843—1978)。焦耳第一次对热的机械当量的测定是在1843年发表的。焦耳还最先发现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定律。 焦耳在气体分子运动论方面所做的工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唐寅把自己称为“天下第一风流才子”

唐寅(1470—1523),字子畏,一字伯虎,苏州人。在晚年开始信佛,便根据《金刚经》经义自号六如,也叫六如居士。他是明代中期的吴门四家之一,他的山水与花鸟画在绘画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,人物仕女画效法张萱,有晋唐遗风。唐寅是吴门画派中用笔最活、技法最全的画家,因为画法能融入宋元工写的特色,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艺术绘画。 唐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阿拉伯妇女总要戴上一块黑色的面纱

在一部分阿拉伯国家,妇女头上一直戴着一块黑色的面纱,并且遮得严严的,仅在面纱上留个窟窿看路,加上身穿一件黑色长袍,让旁人非常难看清她们的实际面容。阿拉伯国家大都处于降雨少、日照非常强的沙漠地区,照理说,那里的妇女理应穿得更露一些,来适应炎热的环境,为何她们相反更加封闭呢? 原来,阿拉伯妇女大多信仰伊斯兰教,她们受伊斯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称端砚为“群砚之首”

砚,又叫砚台。砚的材料很多,有早期的自然砾石,后来又有玉、瓷、陶、瓦、竹、木,还有添砚等等。在两晋南北朝又有了铁砚、铜砚。在唐代,砚就有鲁、洮、歙、端四大名砚的说法。山东的鲁砚、甘肃的洮砚名极一时,后来的安徽婺源的歙砚和广东高要的端砚都先后跃居首位。特别是端砚一千多年来一直是砚中的佳品。 端砚因为产自端州而得名(今肇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中国绘画最伟大的作品之一

张择端又字正道,是东武(今山东诸城)人,小时候,到汴京读书,后来专门学习绘画,在宣和年间(1119—1125年)时为翰林图画院待诏。《清明上河图》就是他的作品。 《清明上河图》可以说是中国绘画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!它作于1100到1125年之间。描绘了清明节汴京城外沿河两岸的生活场面。画面全长528.7厘米,高24.8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

你是否知道“一衣带水”的出处呢? 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隋文帝谓仆射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原来它的历史还相当久远。我们所知道的成语来源很多,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知识便变得丰富多彩。 汉语成语的来源相当广泛,最常见的有好多个方面。有很多成语都来源于神话寓言,像“精卫填海”来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扬州画派为“扬州八怪”

“扬州八怪”最具代表性的说法的八人是金农、黄慎、郑燮、李方膺、汪士慎、高翔、罗聘等。但我们通常所讲的扬州八怪不仅仅就指他们八人,说法有很多,有8到15人。根据扬州人的说法,“八怪”就是本地方言中奇奇怪怪的意思,和8关系不大。所以“扬州八怪”指的是8人也好15人也好9人也好,总之就是指那些风格怪怪的画家,也许把他们称为“扬州画家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屈原等人的作品被称为“楚辞”

“楚辞”的名,最初见在《史记·张汤传》。由此可见,在汉代前期已经有这个名称。它的本义,当时广泛指楚地的歌辞,之后才变成专称,特别指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新诗体。这类诗体具有很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,篇中大量地引用楚地的风土特产与方言词汇,“皆书楚语、作楚声、纪楚地、名楚物”(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)。 楚辞和楚国的音......

继续阅读

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扫坟墓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 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 这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《清明》诗。他的这首诗为清明时节增添了不少气氛。 清明时节,又称踏青节,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。清明节通常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左右。此时,万物沉睡的冬季已过去,万象更新的春天又来临,到处是春光明媚、草木萌动的清明景......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