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
为什么说谚语和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
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里有这这一段文字: 这拳头还未打到身上,已经被他抓住了,只一拉,阿Q跄跄踉踉地跌进去,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,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。“君子动口不动手!”阿Q歪着头说。王胡似乎不是君子,并不理会,一连给他碰了五下,又用力一推,使阿Q跌出六尺多远,这才满足地走了。 阿Q眼看就要大吃苦头,“好汉......
为什么说《楚辞》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
《楚辞》是开创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作品。它自觉地使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,用丰富的形象思维,大量地采用神话、神巫故事和寓言形式,创造出壮观的境界、奇伟高洁的人格。在这之前,只有神话下意识地运用着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,而屈原第一次有意识地把这种手法运用于一种崭新的诗歌体裁之中,进而把它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方法。 ......
为什么印度妇女喜欢在眉心点痣
爱美,是人的天性,特别是妇女们。但不同国家的妇女,她们对美的追求又不同,像印度妇女,她们喜欢在前额正中点一颗指头大小的红痣。印度人认为,眉心点痣是一种喜庆而且吉祥的表示,因此称其为“吉祥痣”。 眉心点痣象征着印度妇女的地位。在印度,只有已经结婚的妇女才可以点吉祥痣。男女青年在举行婚礼的那天,新郎亲手将朱砂在新娘前额点......
为什么京剧被称为“国宝”
1786年,正是干隆皇帝八十大寿,宫廷特地为他举办了盛大寿庆。当时全国各地有名的戏班子都纷纷赶往京城献艺祝寿。其中,江南徽班的演出非常精彩。皇帝和百姓们看了都连连叫好,于是徽班就留在了北京。后来,徽班和来自湖北的汉班同台演戏,相互取长补短,并吸取其它剧种的特长和北京方言的语音特点,汇集成了一种崭新的戏剧声腔,叫做“京调”。用京......
为什么各行各业的总称叫“三百六十行”
在我国民间,人们通常喜欢用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来形容行业颇多,形容人无论干那行,只要经过自身不断的刻苦钻研,都可以有所成就。 为何人们非要取用三百六十行,而不是以三百五十行或者三百七十行等数来形容行业的多呢? 根据考查,“三百六十行”文字始出于明嘉靖年间,文学家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一书,作者用“三百......
为什么说《玉台新咏》是一部艳情诗总集
根据唐朝刘肃亲着《大唐新语》卷三所记载:“梁简文帝(萧纲)为太子,好作艳诗,境内化之,浸以民俗,谓之‘宫体’。晚年改作,追之不及,乃令徐陵撰《玉台集》以大其体。”《玉台新咏》十卷,已收录了汉魏以来牵涉到妇女的诗篇。萧纲让徐陵编这本书的目的是,这本书既能收录宫体诗,也能收入历代大量情诗,这样不仅可为宫体诗找到依据。又根据近人所考......
为什么外国人称石狮子为“中国狮”
石狮子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,是流传至今的最广的一种雕刻艺术品。它们中有的凶猛威武,有的俏皮可爱,有的雍容华贵,有的朴素,可是都同真狮子的模样大大不同。为什么中国的石狮子不按照真狮子来雕刻呢? 狮子原先都在非洲、西亚等地,而中国并没有狮子。一直到西汉时期,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,打开了沟通中亚、西亚的丝绸之路,狮子......
为什么龙要戏珠
我们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。龙,是中国文化之中最神圣最吉祥的象征,几千年以来一刻也未曾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。 说起来有趣,世界上本来没有龙。可是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,龙的形象却到处皆是。龙的形象最早来源于蛇,于是经过多少代不断的变化,它成了角像鹿、头像驼、眼像鬼、顶像蛇、腹像蜃、鳞像鱼、爪像鹰、掌像虎、耳像牛的神奇灵物。而......
为什么郑板桥的画、字和诗被称为“三绝”
郑板桥,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是个“风流雅谑”,愤世嫉俗,怪吝成癖的人。他一生所走过的是一条超越前人、独树一帜的艺术道路。他的诗、书、画被世人称为“三绝”。曾有诗这样写着:“板桥作字如写兰,波磔奇古形翩翩。板桥写兰如作字,秀叶疏花见姿致”(清·蒋心余)。对板桥书画特征作了确切的艺术概括。 我们先说说他的一绝——板桥的......
为什么《史记》的书名是《太史记》
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在介绍自己著作的篇数和书名时说:“大约一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,名称为《太史公书》。”这说明司马迁自定其史书名为《太史公书》。后来班固在《汉书·杨恽传》中说:“恽的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,恽最早读他外公的《太史公记》。”于是司马迁的著作《太史公书》名称又变为《太史公记》了。又有东汉的应劭所写《风俗通义》上面......